近日,國務院國資委公布了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創建行動標桿企業、標桿項目和標桿模式名單,礦業公司獲評標桿企業。礦業公司是北京市國資委監管入選3家、首鋼集團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企業。
國務院國資委組織開展的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創建活動,是深入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部署,進一步發揮優秀企業示范帶動作用,引領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重點企業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走深走實的重要舉措。礦業公司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國資委《通知》精神、北京市國資委、首鋼集團對標提升行動工作方案及鋼鐵平臺有關要求,結合企業特點,制定對標提升工作清單并扎實推進,對標提升工作受到集團公司、鋼鐵平臺肯定。
經營發展效果良好。“十三五”時期,礦業公司形成“礦產主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鐵路運輸物流產業、相關產業”四大產業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新發展格局。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發展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擁有千萬噸級砂石骨料生產基地,產品輻射環渤海和長三角等地區,成為“北京市建筑砂石綠色基地”。依托自有鐵路發展運輸物流產業,年運輸產能超5000萬噸。相關產業推進“制造+服務”,廣泛應用于國內鋼鐵、煤炭、冶金礦山行業多家大型企業集團,創出“首礦品牌”。踐行以人為本理念,成為第一批國家級綠色礦山。
管理體系成熟完善。構建了以“權力清單+規章制度”為主要內容的業務管控體系,實現權責明確、流程清晰;構建了以“經營計劃+財務預算+專項方案”為主要內容的“1+1+N”經營管控體系,推動經營績效穩步提升;構建了包括“效能監察”“風險控制”的運營監察體系,實現嚴字當頭、重點突出;構建以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創新工作室、合理化建議、職工好建議為主要載體的“五位一體”創新驅動體系,激發職工創新熱情;構建對標管理體系,對標管理創新成果被評為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二等獎。
管理創新成果顯著。“十三五”期間,礦業公司有30項管理創新成果在國家、北京市、行業獲獎,其中國家二等獎4項,北京市一等獎3項,行業一等獎6項,成果數量質量在礦山行業中名列前茅。《大型非煤企業以建設無人值守現代化礦山為目標的本質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實施》項目成為全國首批非煤地下礦山“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示范建設項目,為全國同行業開展安全生產共性問題研究奠定了管理實踐基礎。企業文化創建堅持學習先進、對標一流。“鐵源文化”管理創新成果榮獲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成果二等獎、北京市管理創新一等獎。礦業公司被授予“全國企業文化建設示范基地”。
管理信息化水平攀升。率先建成獨具特色的“四級四塊”數字礦山,被評為“國家級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以“現場無人化、操控集約化、管理智慧化”為目標,大力推進智能礦山建設。推進兩化融合,礦業公司成為冶金礦山行業第一家通過工信部評定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企業。形成一批礦山信息化、自動化技術和拳頭產品,自主研發的GPS礦車自動調度系統,已推廣到鞍鋼、攀鋼、神華集團等國內大型企業。礦山自動化信息化產品,應用到國內30多家礦山企業,進入贊比亞、印度、巴西等國際市場。
憑借著以上優勢條件,礦業公司在企業管理標桿創建行動中的做法獲得國務院國資委認可。
據國資委企業改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遴選出的“三個標桿”主要具備三個特點:一是代表性強。“三個標桿”不僅體現企業集團的最高管理水平,而且在同行業、本領域都具有較強影響力,管理能力突出、社會認可度高。二是覆蓋面廣。入選企業或項目共涵蓋了93家中央企業和37個地方國資委。三是涉及領域多。絕大多數為集團二級及以下的實體企業,既充分體現了國有重點企業的管理實踐,也包含了一批充分運用現代前沿管理理論和手段的新業態、新模式,匯聚了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八個管理領域的典型經驗,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礦業公司將以此為契機,高標準、嚴要求做好標桿創建工作,努力打造具有首鋼特色的優秀管理品牌。
據悉,本次管理標桿創建行動歷經企業申報、專家評審、征求意見等環節,最終確定的“三個標桿”包含200家標桿企業、100個標桿項目和10個標桿模式。其中,中央企業143家標桿企業、81個標桿項目和9個標桿模式,地方國資委監管企業中57家標桿企業、19個標桿項目和1個標桿模式。